看!閔行鄉村之美,從“單村盆景”到“連片風景”,除了荷巷小鎮,還有……
留在村里的,守著江南風情的同時享受高標準的配套服務;搬到大居的,教育醫療交通商業,盡享城市各種便捷;集體斥資購買商務樓宇,還有得天獨厚的墓園經濟——得益于閔行區第三批鄉村振興示范村的創建,馬橋鎮三四百戶農民,環境更加宜居,口袋更加富裕。
第四批鄉村振興示范村創建鎖定浦江鎮匯中村,統籌規劃、連片發展,聚焦大治河南部區域,圍繞浦江鎮人居環境優化工程“全域全要素”,持續推進美村建設,屆時閔行的鄉村將從“單村風景”變成“連片風景”,不僅是農民的家園,也是市民的樂園和都市的后花園。
01
美了環境 富了口袋
02
連片發展 “集團作戰”
與以往鄉村振興示范村“一枝獨秀”不同,此次民主村振興鄉村示范村最大的特點是統籌謀劃、探索鄉村振興片區化發展新路徑。在民主村、同心村推進示范村創建基礎上,彭渡村同步啟動上樓,按照“三村聯動、共同發展”的思路,試點區域連片打造。同心、民主、彭渡三個村也是馬橋鎮郊野單元核心區域,共5.63平方公里,屬黃浦江二級水源保護區、基本農田保護區、糧食生產功能區。
03
“單村盆景”到“連片風景”
民主、同心、彭渡三村區位圖
一是從“單村盆景”到“連片風景”轉變,打造鄉村振興示范片區。在完成同心和民主村示范村創建基礎上,繼續深化馬橋鎮三村聯動和產業融合發展,積極打造馬橋鄉村振興示范鎮;以第四批匯中村創建為契機,聚焦大治河南部區域,一次規劃分批實施,在村莊布局和風貌提升上契合農村實際,聚焦細節、突出鄉土氣息和農村特色;引入社會資本力量,夯實大治河以南六村產業基礎,壯大集體經濟;圍繞浦江鎮人居環境優化工程“全域全要素”要求,持續鞏固美麗鄉村建設和環境整治成果。
一帶六村,連片發展
二是以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為契機,有序推進撤并村治理。針對閔行特點,繼續加快104個撤并村的上樓和動遷撤村步伐,積極爭取對存在較長時間的撤并村編制過渡性規劃,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優化,保障過渡期間撤并村公建配套和集體經濟發展等民生需求,繼續深化基層治理機制和模式創新,強化村莊環境長效管理,持久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和保持農村人居環境整潔有序。
三是以促進產業多元融合發展為目標,實現村集體經濟發展可持續。繼續推進我區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拓展,深化農業產業聯盟建設和農業品牌化發展,探索產業園區二次開發整體轉型,探索存量物業資源改造升級,多元化方式促進集體經濟發展壯大。大力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、土地減量化、招商引資,盤活集體建設用地,帶動集體經濟發展,改變經濟基礎薄弱地區現狀。